这个房子位于北京城的北边,燕山脚下。建筑用地在院落一角,以一棵柿子树为界,前宽后窄,六十平米左右。这里之前是一片柿子园,树龄都已过了百岁,站在园子里就可以感受到百年光阴凝结在这里,新建的房子应该是从这片地里土生土长出来,浑然天成而充满生命力度的。
建筑分为两层,主体埋进地下两米。通过一条廊道拾级而上,端头有楼梯可直上屋顶,站在屋顶,园子的景色一览无余。一层的入口也藏在廊道的里处,抬步进屋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书房、卫生间和卧室,卧室西侧开大窗,不用借景,景就在屋中,窗外的柿子树正好遮阳。
贴北墙有一道楼梯,楼梯上方开有天窗,顺着光线下来,地下一层挑高三米四,靠西侧是一长条窗,清风穿堂而过,捎走夏日的湿闷,下午的时候阳光可以直扫屋尾。
北墙开有一门,门外走廊连接着老房子的地下室,走廊的尽头开了一个玻璃屋顶的厨房,在这里烧出的菜可以称得上光合味道了。清早,雾气未散尽,日头刚打东边起来,在院子里四下走走,馀韵悠然。
建造这个房子有些条件限制,一是高度,二是预算不能超过二十六万,所以为了满足使用功能,建筑的一部分须埋进土里,这个半地下室为了解决防水的问题,同时考虑到施工水准,所以整个建筑决定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整体浇筑,这样也可以省去大部分室内装饰的工作以节省费用。一层南侧开窗墙面使用砌块砖,这些都是国内最基础和成熟的建造方式,完成质量会较有把握和冗余度。
如果仅仅只是满足于使用需求,那这个房子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方盒子,如何破题?“时间”给出了答案,要做出嵌凿进时间的建筑。不用加法,做减法,以刀代笔,凿刻出来。
中国的哲学和美学质别于任何国度,“志气和平,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”是最质朴、根本的世界观。建筑是涵盖生存且远高于生存的认知途径,故而人的精神砌筑进建筑的烙印就不可磨灭。